翻譯意思,而不要翻譯字,這在原則上,大家都會同意的。但在實(shí)際工作中卻不盡然。有時我們會把注意力過多地集中在原文的字面上,并不深入思考原作者要表達(dá)的是什么意思,翻譯起來就參照原文的說法,把英文詞換上漢字,稍微調(diào)整一下順序就完事了。這樣的譯文,不是歪曲原意,就是詞不達(dá)意,或者聽著別扭,不像中文。
我在高教自考《英漢翻譯教程》一書中推薦過一位英國學(xué)者,名叫西奧多·薩沃里(Theodore Savory)。他在1957年發(fā)表的《The Act of Translation》一書中寫道:
A fair conclusion from these ideas is that the translator’s work may be analyzed into the answering of three questions. Faced with a passage in its original language, he must ask himself:
(I) What does the author say?
(II) What does he mean?
(III) How does he say it?
This method of analysis may be applied to the paragraph, to the sentence, or even to the phrase.
要想翻譯意思,必須先弄清楚原文的意思。正如薩沃里所說,譯者必須先問自己第一個問題:作者說的是什么?但若到此為止,那是很不夠的。因?yàn)檫@時你看到的只是字面上的意思,若動手翻譯,難免弄出機(jī)械的字對字的譯文。因此,譯者還必須問自己第二個問題:作者的意思是什么?只有正確地回答了這個問題,才抓住了作者所要表達(dá)的意思。這時動手翻譯,才能真心做到翻譯意思。
一、深入考慮關(guān)鍵詞語的含義。我們學(xué)英語,往往喜歡在一個英語詞和一個漢語詞之間劃等號,對一個詞的某一個意思印象較深,一見這個詞,須首先想到這個意思。這就會妨礙我們深入考慮這個詞在這個上下文里的含義。
例1.He wasn’t drinking that night because he was the designated driver.
那天晚上他沒有喝酒,因?yàn)樗侵付ǖ乃緳C(jī)。
例2.He’s always lethargic after little sleep.
小睡之后他總是懶洋洋的。
例3.The thought of going out in the rain and fog discouraged him.
到雨中和霧里去的想法使他打了退堂鼓。
例4.Our teacher has a true interest in her students.
我們的老師對學(xué)生有真正的興趣。
例5.He speaks out about problems in government.
他坦率指出政府中存在的問題。
例6.the history of the church from the middle ages down to the present
這個教堂從中世紀(jì)到目前的歷史。
例7.That’s the last we’ll hear of it.
這將是我們最后一次聽到。
這7個例子,譯文的問題都出在名詞沒有處理好。driver不等于司機(jī)。英語喜歡用名詞來表示人的某種能力。a good cook 是指很會做菜的人,a good singer 是指唱歌唱得好的人。after little sleep 相當(dāng)于when he doesn’t get enough sleep。the thought of ...相當(dāng)于when he thought of…。interest 在這里是concern。government 一詞在這里沒有冠詞,是一個不可數(shù)名詞,相當(dāng)于governance, 意思是“治理國家”。the church 是指the whole body of Christian believers。the last 在這里的意思是a final mention?;谝陨系睦斫?,我們可以把上述7個例子的譯文修改如下:
1.那天晚上他沒有喝酒,因?yàn)橐汛_定由他開車。
2.他一睡眠不足,就無精打采。
3.一想到外面又是雨,又是霧,他就打退堂鼓了。
4.我們的老師真正關(guān)心自己的學(xué)生。
5.他坦率指出治理國家方面存在的問題。
6.基督教從中世紀(jì)到現(xiàn)在的歷史
7.以后不要再提這件事了。
|